新闻动态
News联系扬海
Contact us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甲50号1号楼7层
电话:010-56106522 010-56106763
传真:010-80303327
E-Mail:wumy@yhwy.com.cn
触摸海洋最深处
发布时间:2015-02-09 点击次数:598次
海斗深渊:独特而重要
根据统计,在全球一共有37条超过6000米的海斗深渊,所涉海域接近于我国的陆地面积。其中5个分布在大西洋,4个分布在印度洋,28个分布在太平洋。
大家熟悉的“马里亚纳海沟最为著名,因为它是全球最深的地方,最大深度为10900米。”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林间打了个比方,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都露不出水面。
在这些深渊海洋区域中,缺乏阳光、食物供给匮乏,同时具有超高的静水压力、特殊的海底地形和活跃剧烈的构造活动。在中科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研究员彭晓彤看来,这些独特的生命、环境和地质现象,或许将把相关学科的研究带入全新境界。
“大地震、海啸都产生于海沟深处。”林间表示,安放在海沟底部的海底地震仪,可以捕捉和记录大量的天然地震波信息,而这些珍贵数据对研究海底地震诱发机制及解析海底深部地质构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但探索深海的奥秘却极其困难。”林间说。
从薄弱走向前沿
探索海底世界并非易事。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水中物体所承受的海水压力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如果在1万米的海底,所要承受1000个大气压的压力,这样的压力足以摧毁大部分科考设备。
因此,彭晓彤认为,海斗深渊中无处不在的巨大深水压力,是阻止人们探索这些地球上最深海域的首要障碍。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坦言,国际上的海洋科学家由于没有相应的调查设备,对深渊海沟的研究还很薄弱。
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界有关这一领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丹麦和苏联科学家组织的两个航次。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日等国使用深拖、抓斗、沉积柱采样器、生物诱捕器、着陆器、潜标、载人或无人潜水器等技术手段,对马里亚纳海沟、阿留申海沟、菲律宾海沟等进行了零星的科考工作。
不过,崔维成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深渊科学正逐渐成为国际海洋科学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先后启动了针对海斗深渊的科学研究计划,例如日本和英国资助的HADEEP计划、美国基金会支持的HADES计划等,并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之中。
未来人类是否能够征服深渊,还要依靠科学家们的努力.